于舌尖上的民族而言四川幼師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(xué)校那好,點菜是門學(xué)問。/圖蟲創(chuàng)意
有一種說法叫,旅行是絕交最高效的方式。在我看來,點菜更加高效。
通過一場旅行,你能看得出來這個朋友,會不會照顧人,懂不懂合理規(guī)劃行程。
如果對方總是一意孤行,或者毫無主見還挑三揀四,這場旅行就會很累。
同時也意味著,你們的關(guān)系可能走到了盡頭。
這話不假,但旅行畢竟不可能說走就走。通過旅行檢驗一個朋友,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比較高。
點一桌子菜,看一個人 / 圖蟲創(chuàng)意
想知道一個人怎么樣,一起吃個飯點個菜足夠了。
吃一頓飯,點的可不只是菜,還有知識積累、格局眼界。
更重要的是,人品性格也在點菜中一覽無遺。
這比旅行成本低得多,也更加有效。
點菜恐懼癥,正在毀掉當代年輕人
不會點菜,幾乎是當代年輕人的通病。
以我多次聚餐約會的經(jīng)驗來看,90后這個群體里,基本上每遇到十個人,就有八個不會點菜的,其中六個是點菜恐懼癥。
對于有的人,點菜恐懼癥只是懶癌的并發(fā)癥。
用他們的話說,“讓我點菜四川幼師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(xué)校那好?還不如殺了我”,“點菜這種事,自然是能者多勞,而我只會吃”。
我有個師妹就是這樣,每次我讓她選,她都拒絕。但我還得考慮她的口味,怎么辦呢四川幼師職業(yè)技術(shù)學(xué)校那好?
如果可以吃火鍋,點菜難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/ 圖蟲創(chuàng)意
依次提問以下問題:
你不想吃什么?
你吃辣嗎?
中餐、西餐,東南亞菜,還是日料韓料?
是要炒菜,還是火鍋?
這樣篩選下來,選的店起碼是她可以接受的。至于菜品,當然是按照她的口味,上招牌菜了。不然再挨個問一遍,餐廳服務(wù)員都要崩潰了吧。
餐后再點個小甜品,很好看適合拍照的那種。即便就是這家餐館真的踩了雷,發(fā)到朋友圈很精致,那也算不虛此行。
還有的人恐懼點菜,則是因為選擇困難癥誘發(fā)。
“天??!這個也想吃,那個也想要,怎么辦怎么辦?”
有個朋友說,有一次他們班十來個人聚會,人人都是選擇困難癥。坐在店里1個小時,愣是一道菜都沒點出來。
選擇困難癥的人,有的貪心作祟 / 圖蟲創(chuàng)意
有的人忙著和周圍人聊天,有的人拿起手機打游戲,還有的人在發(fā)呆。沒有一個人肯站出來點菜的。
這十個人里,可能有的人懶,有的害怕選擇本身,還有的害怕點了別人不喜歡的菜。
最后用一個最懶的方案救了場——買套餐。兩三個人順便打開了餐飲APP,把推薦度排名前列的加了進去。
但眾口難調(diào)的魔咒依然是難解命題。
別看這十個人都不主動點菜,但只要有一個人敢站出來點菜,其他人就可能開始議論紛紛:
“這個菜有香菜,我不吃?!?/p>
“這個湯有內(nèi)臟,我不喝?!?/p>
“你們怎么可以吃青蛙,這是益蟲?。 ?/p>
“豬腦怎么可以吃,一看就很惡心?!?/p>
不點菜的人,不一定是真隨便,也可能是假客氣。他好像居高臨下,等著你提交方案來給他拍板。
每個人都是個性的存在,有自己的口味和喜好,無可厚非。但你一開始就說啊,別人問啥都隨便,開始點菜你又這不行那不行。巨嬰上身了吧!
不過也有人是真的很隨便,你點啥都吃。但長此以往,也會給人一種不愿敞開心扉的感覺。
問啥都是“沒事無所謂”,這樣可有可無的角色定位,又會有誰愿意跟你傾吐呢?
會點菜的,都有一顆七竅玲瓏心
有的人并不恐懼點菜,但也學(xué)不會點菜的要領(lǐng)。每次都要硬點,點的時候完全不問你吃啥,而且多到根本吃不完。
鋪張浪費倒還是小事,關(guān)鍵是這樣會顯得這個人不尊重他人,沒有規(guī)劃意識,粗枝大葉。這樣的社交形象,可是會減分的。
月入3000,就想請人均500元以上的客,何必呢?
還有人喜歡打腫臉充胖子,非要點貴的菜。如果是別人請客,會給人造成獅子大開口、宰人的印象。如果是自己請客,弄得下半個月要吃土,何必呢?量力而行也可以吃到好吃的美食?。?/p>
不會點菜,就是不懂社交。但學(xué)會點菜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今年7月,四川省人社廳公布了294個專項職業(yè)能力考核,其中包含了川菜點菜。
該省職業(yè)技能鑒定中心相關(guān)人士稱,一個優(yōu)秀的川菜點菜員,不只是簡單地記下客人所點的菜品,還應(yīng)該能做到根據(jù)不同類別客人的要求,對其所點菜品提出優(yōu)化建議。
這需要的不僅是禮儀知識,還要能夠了解川菜不同菜品的特點、口味、營養(yǎng),甚至要掌握一些代表菜如麻婆豆腐、宮保雞丁的歷史典故。
這幾乎是點菜的最高段位了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從零做起,點菜最基礎(chǔ)的是學(xué)會考慮他人感受。點菜之前,問清楚在座各位忌口或者偏好,再去點菜。
尤其有的人是完全不沾內(nèi)臟的。如果吃火鍋,這鍋湯涮過內(nèi)臟,他就不吃了。
還有吃不吃辣的問題,在選餐館之前就要決定好。不要等選了湘菜館,再去跟服務(wù)員講,“小炒肉不要辣椒,香干臘肉少放辣椒”……這就很讓人哭笑不得了。
矛盾最尖銳的,還是吃香菜黨和不吃香菜黨之間的紛爭。人類吃香菜的歷史有多悠久,恨香菜的歷史就有多漫長。
國外有人成立了反香菜網(wǎng)站
愛香菜的人們,能在炒飯、餃子、肉丸、燉湯等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加入香菜,讓恨香菜的人挑無可挑,怒發(fā)沖冠。
但你也不可能所有菜都不放香菜,偏袒哪一方都會冒著巨大的社交壓力。
所以點菜的人,如果很熟悉哪些菜最可能放香菜,而且還比較容易挑出來,在點菜的時候?qū)Σ肆考右云胶?,就很容易在飯桌上贏得好感。
想要達到點菜學(xué)的更高段位,還得在營養(yǎng)學(xué)、美學(xué)和數(shù)學(xué)上都有所理解。
葷素搭配,是基本素養(yǎng)。就算是再愛吃肉的廣東人,餐桌上都會至少有一盤“青菜”。
如果餐前有湯,餐中有茶,餐后有甜品,有菜有肉,顏色搭配美觀,餐館環(huán)境雅致……
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吃字,吃字做好了,人就做好了。點得一桌好菜的人,情商智商雙雙在線,幾乎可以做成任何事。
點菜水平體現(xiàn)人的格局,真不假
《射雕英雄傳》中,郭靖和假扮小乞丐的黃蓉第一次見面,就是因為點菜,相互之間產(chǎn)生情愫,十分經(jīng)典——
店小二問道:“爺們愛吃甚么?”少年(指黃蓉)道:“唉,不說清楚定是不成。八個酒菜是花炊鵪子、炒鴨掌、雞舌羹、鹿肚釀江瑤、鴛鴦煎牛筋、菊花兔絲、爆獐腿、姜醋金銀蹄子。我只揀你們這兒做得出的來點,名貴點兒的菜肴嘛,咱們也就免了。”
黃蓉點菜,改編自南宋時期的張俊家宴 / 豆瓣
小二聽得張大了口合不攏來,等他說完,道:“這八樣菜價錢可不小哪,單是鴨掌和雞舌羹,就得用幾十只雞鴨。”少年向郭靖一指道:“這位大爺做東,你道他吃不起嗎……再配十二樣下飯的菜,八樣點心,也就差不多了?!?/p>
不看餐牌,連點48道菜。黃蓉對吃的講究,就是對生活的熱愛。
最熱愛生活的,一定是吃貨。他們可以伺候好自己的味蕾,也可以伺候好別人的味蕾。
這在中國十分重要,尤其是有領(lǐng)導(dǎo)和長輩的飯局。
有一次,家人來廣州看我。本想請他們品嘗一下廣州的海鮮特色。但端上來時他們卻嚇了一大跳:“天啊,這什么玩意,這么多腿太瘆人了,快拿走快拿走!”
搞得我好不尷尬,估計白切雞也不能叫了,不然他們又會說:“怎么這雞還帶血……”
不得不說,家鄉(xiāng)山西和廣東飲食差距還是很大,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種差距。所以后來,我把菜改成了叉燒、炒粉、燒鵝,家人評價很高。
和領(lǐng)導(dǎo)一起吃飯,要注意的地方更多。不止是菜要選好,語氣和儀態(tài)也很重要。
有的人點菜時獨斷專行,全憑自己喜好。對服務(wù)員厲聲呵斥,“這個菜都沒有!要你們干什么吃的”!
好像裝得自己很厲害,能控制全場的感覺,但這樣做恰恰暴露出自己沒有素質(zhì),欺軟怕硬。如果領(lǐng)導(dǎo)或者客戶在還這樣,那搞不好下一步升遷都會受到影響。
還有人太過考慮別人口味,忽略了自己愛吃什么。這種人固然善良,但也容易在別人面前失去存在感,俗稱老好人。
老好人在社交場上是最容易被欺負的。我一個不吃香菜的人,委屈求全,給你們點一桌子的香菜。既然香菜我都可以妥協(xié),下次別人就會給你更為難的事情去做。
學(xué)會點菜,是十分必要的。不善于點菜的人,往往不經(jīng)常請人吃飯。一個很少請客吃飯的人,社交圈子一定是窄的。
我今年就和一個社交圈子很窄的女生一起吃過飯。我問她,你想吃啥,她說她也不知道。我問你不想吃啥,她說也沒啥不想吃。
我只想吃點好的,為什么這么難 / 圖蟲創(chuàng)意
那好,我接下來發(fā)了五六家評價不錯的店給她選,她挑三揀四。最后決定一邊散步一邊去選。
好不容易走了兩個小時,發(fā)現(xiàn)一間裝修精美、人也挺多的小店,她說可以吃,我也沒意見。
點了幾個招牌,和她愛吃的,又說真難吃。
之后又試了幾次,每次都說沒意見,但真正吃的時候就說沒意思。搞得我也感覺很無聊,甚至煩躁。
后來她約我,我統(tǒng)一回答寫稿沒時間。
點菜就像一面鏡子,可以測出一個人的情商、交友商、職場商。換句話說,想和一個人做朋友,那就約飯吧,然后,把菜單交給對方。
菜單已遞,答卷還得自己書寫。
?作者 | 土衛(wèi)六
歡迎分享到朋友圈
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轉(zhuǎn)載